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office365a1plus账号申请_365球十大app_365bet客服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栏目»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五年成就巡礼» 正文
        五年成就巡礼
        规划引领首都高质量发展!探索超大城市治理道路上,北京步履不停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14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曾说过:“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

        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复,5年来,总规实施第一阶段102项重点任务阶段性目标已全面完成,城市战略定位转型和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通过几年努力,北京向实现‘瘦身健体’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主任张维表示。

        减量提质 为城市“留白”

        大红门地区,曾聚集45家区域性批发市场,商户数3.3万多个,直接从业人员近10万人。当“大城市病”日益显现,这里成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点区域。

        2021年12月31日,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福海国际大厦、新世纪服装大厦和天雅女装大厦4家服装市场全面闭市,标志着大红门地区彻底告别服装商贸业态。未来何去何从?跳出“一亩三分地”,大红门地区的规划建设着眼于更大格局——完善两轴统领城市空间格局,促进南北均衡发展。

        随着大红门地区街区控规获批,昔日“大红门”进入高标准规划建设“首都商务新区”的新阶段。针对腾退空间,规划按照“一楼一策”的原则,开展存量批发市场建筑功能转型升级指导。目前福成大厦已改造为“丰台政务中心”并投入使用;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将转型为南中轴文化科技园;国家级博物馆群及配套服务区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基本完成,将打造礼乐交织的“红门新境”。

        近年来,一改过去以增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北京下大力气实现减量提质,城市面貌大大改善。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减量约110平方公里。在严控城市规模的同时,全员劳动生产率、地均产出、单位建筑面积产出却较2015年显着提升了35%、55%和41%。伴随产业结构升级,全市绿色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24%,超额完成总规目标。

        “原来中心城区人口占比约60%,现在降到50%左右。”张维感慨,随着城市空间结构拉开,外围很多新城已经成为年轻人和新来京工作人员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主动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首都规划还划定了一定比例的“留白”,把约132平方公里的用地“空”出来,原则上在2035年前不予启用。“这是规划实施中的‘一泉活水’。”张维说,战略留白不仅是为保障中央功能、强化首都功能做好预留,也是为重点功能区产业创新孵化和待转型地区产业调整升级预留机遇,为改善人居环境预留空间。

        街区保护 补发展短板

        首都功能核心区率先开展的街区保护更新综合实施方案,“花落”王府井。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介绍,如今王府井已经从一条商业街扩展为一个商业街区,这意味着不仅要促进文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还要同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以街区诊断为先导,规划师们对街区内的居住人口、就业人口、客流以及2000余家商户需求进行走访,对674宗地块、37条街道、420栋公建、18个大型商业设施的权属和使用情况、建筑风貌等进行详细调查。经过3年多的编制,《王府井商业街区更新与治理规划》如同一份沉甸甸的“处方”,为街区谋未来。

        常去王府井的市民游客不难发现,这几年王府井变化不小。步行街从原来的548米延长到892米,一直向北延伸到灯市口大街,陆续迎来乐高等旗舰店入驻;大街周边10余条胡同实现不停车,建成慢行安宁街区;在校尉胡同和王府西街,以往杂乱的边角地变身口袋公园。主街繁华,辅街静美,王府井不单是游客的打卡地,也是市民感受时尚的风向标,居民乐享生活的安居地。

        2020年8月,核心区控规批复,北京为此制定核心区控规三年行动计划,80项重点任务力争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去年我们开展了核心区控规实施首次年度体检。”张维介绍,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规模、建设规模都得到了控制,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也在不断下降。核心区正在逐步“静下来”,民生短板也在逐渐补上来。

        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擦得更亮了。随着积水潭医院新北楼的拆除,如今站在后海的银锭桥上,西山美景一览无余,历史景观精彩重现。医院减下去的空间如何补充?2021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提供门诊服务,41个科室专业更好满足京北地区居民的就医需求,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保护”与“发展”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依赖相互贯通。

        放眼全市,公共服务布局更加优质均衡。2020年“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数提高至113.23分,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提高到98%,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从2015年的67.2%提高到2020年的86.8%。

        城市更新 渐进式可持续

        城市更新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不妨把视线投向东三环,劲松。

        顺着劲松路拐进劲松北社区,宽敞的米白色大门让人眼前一亮,空中没有凌乱的架空线,小区内老年餐桌、副食店、美发馆一应俱全……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有着40年历史的老社区。

        劲松北社区重新焕发活力的秘诀在哪儿?答案指向以人为本、多方合力。2018年开始,街道以劲松一、二区为试点,引入社会资本,从设计、规划、施工到后期的物业管理,全流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最终,3000万元社会资本成功进入,这一改造也被称为“劲松模式”。

        去年3月,“劲松模式2.0”上线,在劲松北社区未改造区域继续推进。

        沿长安街一路向西,首钢园滑雪大跳台成为新晋打卡地,谷爱凌、苏翊鸣“一飞冲天”的辉煌时刻让参观者们津津乐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首钢园巍然耸立的冷却塔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刷屏,这座百年老厂的转型故事,成为北京渐进式、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典范。

        从菜市口西片区申请式退租,到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修缮整治,从展现潮流个性的西单更新场,到利用工业遗产的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城市更新百花齐放。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共有2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得到综合整治,约21万户城镇棚户区改造完成,惠及约80万人。近期,随着《北京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由市政府印发,全市划定178个重点更新街区,梳理可更新的建筑约2.45亿平方米,具体任务以行动计划的方式落在实处,推动平房院落申请退租和修缮、简易楼腾退改造、传统商圈改造升级等。“首都城市更新的春天已经到来!”石晓冬信心满怀。

        围绕“都”的功能谋划“城”的发展,以新版总规为“施工图”,北京在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