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献一直忙着奔跑,PM2.5在哪儿,他就追到哪儿。
从2013年起,现任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的刘保献就带领团队开始寻找追踪PM2.5的来源。
2014年,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出炉第一份PM2.5源解析报告,但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推进,污染的来源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刘保献和团队就得一直跟它“死磕”。
经过第一轮清洁空气行动五年计划后,北京的大气污染防治更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像移动源、扬尘源、生活源等,点多面广,监测手段都需要升级,要从区级不断向街乡镇延伸。刘保献很快意识到,要想实现科学高效的精细化管理,监测技术首先得跟上,为此,他带领团队创新建立了PM2.5高密度监测网络。
更细的监测,产生的数据是海量的,怎么解决数据的质量问题,让海量数据能更好地应用,是一个难题。结合北京的实际需求,基于当时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刘保献和团队想着,能不能把传感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刚开始尝试的时候,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一个接一个。怎么挑选设备?如何研发技术?用什么手段来提升数据质量?传统的传感器比较大,颗粒物逐步累积以后,设备性能就会下降,不仅如此,还得考虑传感器在一些特殊天气下的运行问题,比如雷雨天、大风天等极端情况。
如何保证设备在高湿的环境下能正常运行?这个难题,刘保献和团队研究了很久,也没有很好的答案。有一天,团队成员忙到夜里11点多了,还是没有进展,考虑已经连续作战许久,刘保献赶紧招呼大伙儿先回家休息。可就在大伙儿刚刚到家之时,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不如就趁着这场大雨,再测试一下传感器在极端天气下的使用情况。”好几个人在工作群里纷纷提议,大伙儿一呼百应,又不约而同地返回了单位。
瓢泼大雨倾泻而下,刘保献和团队成员一边观察传感器设备的运行情况,一边详细记录,根本顾不上已经湿透的衣裤。就这样,在深夜的大雨中足足工作了两个小时,大伙儿才停了下来。经过这一次雨夜测试,传感器在高湿环境中如何稳定应用的瓶颈问题,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为了解决移动源污染里的“大头”——重型柴油车,刘保献带领团队成员守在各个进京路口、卡口,收集不同车型的数据,核算出它们的排放水平。
光知道排放情况还不够,还得知道车辆的行驶轨迹,当时只有一个“笨”办法——随车检测。刘保献和团队成员就带着设备,开始奔走于各个车辆年检厂,选择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车辆,一辆一辆地采集数据。为了检测车辆在实际路况下的情况,刘保献又带着团队跟车跑,他们把设备接到车上,一路跟着监测。
重型柴油车上经常装满了货物,跟车的刘保献和同事,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挤在车厢内的一个小角落里。很多车白天不能送货,他们就连夜跟着,饭也顾不上吃,觉都没法正常睡,没日没夜地跟着车转,记录下车辆在加速、减速、跑高速、跑山路等各种路况下的排放情况,尽量获取比较全的数据。
为了解决“跟车跑”“跟车转”等实际问题,在经过前期大量的实地现场调研基础上,刘保献和团队开发了一套能实时监测重型柴油车排放的智能监测系统。经过比较,这样的监测数据比原来只靠全国平均系数计算出来的数据,准确度提升了50%。这样一来,不仅能掌握重型柴油车的排放情况,还能随时获取其排放占比,重型柴油车的污染源排放清单也愈发精准起来。
如今,PM2.5的溯源解析工作仍在持续开展。“每一项技术,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结论,都来源于我们的监测,为的就是将PM2.5溯源清楚,为老百姓奉献更多蓝天。”刘保献说,如今北京市民每年能享受到的蓝天,与2013年相比已经多了4个月,“常态化的‘北京蓝’,是市民最有获得感的事情之一。”
截至2021年底,北京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北京蓝天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了!“带着这份成绩单去参加党的二十大,非常兴奋也特别自豪,作为北京大气治理的亲历者、实践者、参与者,希望能跟更多的人分享这些年北京生态环境改善的故事,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背后的故事。”刘保献满心期待。